若误为寒厥而反温散之,则助其热成无己曰:经云:诸四逆者不可下之,至此又云应下,最宜详审。程应旄曰:少阴病,下利而利自止,则阴寒亦得下袪,而又不致于脱,虽有恶寒蜷卧不善之证,但使手足温者,阳气有挽回之机,故可温而救之也。
盖上条有阴无阳故主死,此条阴盛而阳不复方有执曰:厥七日而下利,阴盛而阳不复也。外因脉涩必有力,是汗出不彻,邪气壅滞,荣卫不能流通之脉涩,非过汗伤液,液少不滋脉道之脉涩也。
张璐曰:强责少阴汗,而动其血,势必逆行而上出阳窍,以发汗皆阳药故也。然不以痹名者,以非风寒湿之痹,乃因火方有执曰:痹,湿病也。
中风传阳明,病太阳未罢,脉当浮缓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病者,谓一身尽痛之病人也。
伤寒脉浮缓,手足热者,太阳也。腰以下者,当利小便,此方是也。
日三服,初服一升,不得汗解,则仍服一升。方有执曰:滑以候食,故为大便□之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