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已病,于是乎始有方。 在皮则寒痛者,寒气多也。
盖孕妇全赖血气以养胎,血气充实;胎乃易生,彼公主奉养太过,气实有余,故可服之,若一概滥施,误之甚矣。 从容养血清燥为上手,急遽攻下通肠为下手。
余以一方治木郁,而诸郁皆愈,逍遥散是也。《千金》曰∶生姜,呕家圣药,是散其逆气也。
又曰∶太阳病脉浮紧,发热,身无汗,自衄者愈。是方也,干茄根、苍耳子、羌活、秦艽、防风、松节、萆、蚕砂,可以去风,亦可以去湿,风去则謇涩、拘挛之证除,湿去则不遂、不仁之患愈;当归、牛膝、杜仲、枸杞,所以养血,亦所以润燥,养血则手得血而能摄,足得血而能步,润燥则筋得血而能舒矣。
方中行曰∶经曰、手之三阴从腹走手,手之三阳从手走头,足之三阳从头走足,足之三阴从足走腹,是三阴三阳俱相接于手足者也。喻嘉言曰∶脾弱即当补矣,何为反用大黄朴实乎,此脾土过燥,使肠胃津液枯槁,致中消便难;使脾胃弱,非溏则泻,焉能反约少胃中之谷食乎,阳明证中凡宜攻下者,惟恐邪未入胃,大便弗硬,又恐初硬后溏,未可妄攻,故先与小承气试其转矢气,方可攻之,皆是虑夫脾气之弱也。
口眼斜者,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,寒则筋急,热则筋弛,左寒右热,则左急而右缓,右寒左热,则右急而左缓。温疟先热后寒者,以其先有旧热而后伤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