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大小便通后,却服损药。 今伤寒为作汗之病气者,乃阳极怫郁而否极复泰,即热气蒸蒸而为汗出也。
二证皆胸中气病。微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
或下后协热利不止者,咽干烦渴也,谨不宜温也,宜五苓之类散其湿热也。临病之工,宜两审之。
胃为五脏之根本,故胃受谷,脾化之以生气。 彭叟之初识道人三十许,今老矣,然风采无异前时。
误下少阳发热呕,痞满半夏泻心能。其脉浮滑而数,或洪实,或汗后脉虽迟,按之有力,外证已不恶寒,腹满而喘,此皆为阳盛阴虚,当下之则愈,若误汗则死也。
后或以加附子、干姜之类者,是以辛热佐其寒药,欲令开发痞之怫热结滞也,非攻寒耳。治咽喉并涎嗽加桔梗一两、荆芥穗半两。